翻砂鑄件中“砂型鑄造” 時先將下半型放在平板上,放砂箱填型砂緊實刮平,下型造完,將造好的砂型翻轉180度,放上半型,撒分型劑,放上砂箱,填型砂并緊實、刮平,將上砂箱翻轉180度,分別取出上、下半型,再將上型翻轉180度和下型合好,砂型造完,等待澆注。這套工藝俗稱--“翻砂”。
“砂型鑄造” 時先將下半型放在平板上,放砂箱填型砂緊實刮平,下型造完,將造好的砂型翻轉180度,放上半型,撒分型劑,放上砂箱,填型砂并緊實、刮平,將上砂箱翻轉180度,分別取出上、下半型,再將上型翻轉180度和下型合好,砂型造完,等待澆注。這套工藝俗稱--“翻砂”。
清朝末年,三鎮的爐冶坊一般為銅鐵翻砂,主要生產日用品,如水煙袋、湯罐、鼎鍋等。其生產方法為泥模 土法鑄造。20世紀初,砂造型的出現,一些從事銅翻砂的作坊紛紛轉向鐵翻 砂,鐵鑄件產品增多。是時,開始生產軋花機、舊式榨油機、碾米機、彈花機 ,即俗稱的傳統“五機”。
民國初期,武漢地區機器制造業的發展,使鑄鐵件 品種逐漸增多。但鑄造的生產方式落后,大都靠手工操作。至40年代,最大 的民營翻砂僅能完成5噸的熔量,產量極低。加之舊中國機器制造業的落后,雖生產了一批船舶、動力機、水泵、風機及其他機械鑄件,但數量少。直至武 漢解放初期,鑄鐵件產品仍囿于日用鑄品及傳統的“五機”生產。
汽車中的應用:
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,冷卻凝固后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。在汽車制造過程中,采用鑄鐵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,約占全車重量的60%左右,如氣缸體、變速器箱體、轉向器殼體、后橋殼體、制動鼓、各種支架等。制造鑄鐵件通常采用砂型。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,并與粘結劑、水等混合而成。
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,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并能抵御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。為了使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,必須先用木材制成模型,稱為木模。熾熱的鐵水冷卻后體積會縮小,因此,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,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。空心的鑄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(芯盒)。有了木模,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。